介电常数介质损耗测定仪(介质损耗测试仪)在使用中可能遇到多种故障,这些故障通常与接触不良、环境干扰、线路老化、操作模式选择不当以及仪器本身问题相关,以下是常见故障及其分析:
- 搭钩接触不良:
- 现象:使用搭钩连接测试产品时,挂钩未与测试产品良好接触,导致接触点放电,数据严重波动。
- 原因:测试产品表面氧化层过厚或风吹导致管道摆动,造成接触不良。
- 处理:清洁挂钩和测试产品接触面,确保良好接触;固定测试产品,减少摆动。
- 接地接触不良:
- 现象:仪器保护或数据严重波动。
- 原因:接地点存在油漆、铁锈等,导致接地电阻不为零。
- 处理:刮除接地点油漆和铁锈,确保零电阻接地。
- 直接测量CVT或电磁PT时的负介损问题:
- 现象:直接测量CVT下节耦合电容或电磁PT时,出现负介损。
- 原因:直接测量CVT下节耦合电容会产生负介损,应改用自激法;用端部屏蔽法测量电磁PT时,受潮引起“T形网络干扰”,产生负介损。
- 处理:改用自激法测量CVT;吹干电磁PT的陶瓷套管和接线端子盘,或改用常规法或末端加压法测量。
- 空气湿度影响:
- 现象:介电损耗测量值异常增大(或减小甚至为负),且不稳定。
- 原因:空气湿度大使测量值异常。
- 处理:在必要时添加屏蔽环(但需注意,此方法可能改变样品电场分布,存在争议,可参考相关规定)。
- 电源频率不稳定:
- 现象:发电机供电时输入频率不稳定,影响测量结果。
- 处理:采用定频50Hz模式工作。
- 测试线路问题:
- 现象:测试线路隐性开路、芯线和屏蔽短路或插头接触不良,导致测量不准确。
- 原因:长期使用导致线路老化或损坏。
- 处理:经常维护测试线路,使用全屏蔽插头连接测试标准电容试品,以消除附加杂散电容影响;自激法测量CVT时,将非专用高压线路吊起悬挂,避免对地附加杂散电容和介损引起测量误差。
- 工作模式选择错误:
- 现象:接线后未选择正确的测量方式(正、负、CVT),导致测量不准确。
- 原因:在干扰环境下未选择变频抗干扰模式。
- 处理:根据测试环境和试品类型选择正确的测量模式。
- 仪器故障:
- 现象:仪器无显示、测量结果异常等。
- 可能原因:电源连接不良、电源适配器故障、显示模块故障、电路元件损坏(如电容传感器老化、电阻或电容故障)等。
- 处理:
- 检查电源连接部分,确保电源线牢固插好,电源开关处于打开状态,电源适配器正常工作。
- 若电源部分没有问题,可能是仪器内部故障,需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。
- 使用万用表测量测试线是否开路,芯线和屏蔽是否短路;检查输入电源220V是否过高或过低;检查接地是否良好。
- 用正、反接线测量标准电容器或已知容量和介电损耗的电容器,若结果正确,可判断仪器无故障;否则,仪器可能有故障。
- 拔掉所有测试线,执行测试和升压,若测试不正常,仪器可能有故障。开始CVT测量后测量低压输出时,应有2-5V电压,否则仪器将失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