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积表面电阻率测定仪是一种精密的电子测量仪器,其原理基于欧姆定律,通过测量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电流和电压,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电阻值,进一步根据材料的尺寸和形状计算出材料的电阻率。在“温湿度双控”条件下进行电阻率测试,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测试环境设置
1.温度控制:通常要求测试环境温度在0~40℃之间(部分仪器要求为-10℃~+40℃),具体根据仪器说明书和测试标准来确定。温度对材料的电阻率有显著影响,因此需严格控制测试温度。
2.湿度控制:相对湿度通常要求小于80%(部分仪器要求不大于70%)。湿度变化也可能导致材料电阻率的变化,因此同样需要严格控制。
二、测试步骤
体积表面电阻率测定仪测试步骤通常包括:
1.打开设备电源开关,预热10分钟。预热有助于仪器稳定工作,提高测试准确性。
2.打开屏蔽箱门,将被测试品放置在三电极中间位置,试品应全部覆盖不保护电极。三电极系统包括测试电极、保护电极和接地电极,用于分别测量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。
3.按照规定的接线方式接好线,通常包括测试电极线、保护电极线和接地电极线。确保接线正确无误。
4.调整保护电极的位置,使保护电极和被保护电极之间的间隙均匀。间隙大小对测试结果有影响,需按照测试标准或仪器说明书进行设置。
5.关闭屏蔽箱门,设置换挡时间(默认2s)、电化时间(默认60s)和试品厚度。这些参数对测试结果有影响,需根据测试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设置。
6.选择需要的测试模式(体积电阻、表面电阻或绝缘电阻),并将“表面/体积”档位开关至需要的档位。
7.按启动按钮,观察电阻值和档位的变化。当档位稳定开始电化计时,电化时间到后记录电阻值。注意观察高压指示灯的变化,以判断测试是否结束。
8.测试结束后,打开试验箱门,换取试品,重复步骤2~7进行下一个试品的测试。

三、注意事项
1.使用前务必详阅仪器说明书,并遵照指示步骤依次操作。确保正确理解和操作仪器的各项功能。
2.机壳必须可靠接地,以确保测试安全。同时,测试人员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。
3.试品尺寸必须大于不保护电极面积,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。试品应清洁、干燥且无损伤。
4.同一个试品需要测量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时,应先测表面电阻后测体积电阻。避免测试顺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。
5.同一试品采用不同电压测试时,应先用低电压测试,再用高电压测试。以避免高电压对试品造成损伤或影响测试结果。
6.针对同一试品两次以上的测试,务必要确保两次测试时的环境条件(如温度、湿度等)及测试条件(如充放电时间)一致,且有足够长的时间间隔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。
四、测试结果分析
测试结束后,根据记录的电阻值和试品的尺寸信息(如厚度、面积等),可以计算出试品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。这些结果可用于评估材料的绝缘性能、导电性能以及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等。同时,还可以将测试结果与测试标准或行业规范进行对比分析,以判断材料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或标准。
“温湿度双控”下的电阻率测试需要严格控制测试环境、遵循正确的测试步骤和注意事项,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。